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民族学学术周”活动

发布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18-11-02浏览次数:

窗体顶端 

10月15日至24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了“民族学学术周”活动。本次学术周以“民族学研究的理论与热点”为主题,邀请国家民委原副主任、十二届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吴仕民研究员,新疆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吴福环教授,云南民族大学原副校长和少英教授,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院长罗康隆教授,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带来为期九天的学术盛宴。

10月15日,吴福环教授作了题为“新疆古代的民族发展演变与近现代民族分布格局的形成”的学术报告。吴福环教授介绍了自古以来新疆地区的民族与政治演变进程,对新疆近现代民族分布格局的形成进行了全面梳理。吴教授认为,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种族、多民族聚居生活的地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合作始终是新疆民族发展历史的主流,是新疆社会发展进步的生命线。10月15日,罗康隆教授作了题为“生态人类学视野下的‘家园聚落’研究”的学术报告。罗康隆教授从我国不同民族存在的聚落移民个案着手,阐明了“家园聚落”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概念,具体包括人、文、地、产、景、史、神七个方面的内容,并对上述七个内容进行逐一解释。10月19日,和少英教授作了题为“云南跨界民族民间信仰探析”的学术报告。和教授以民族志模式变迁、民族志后现代的主张以及民间信仰为切入点,以拉祜族的民间信仰、金平傣族的民间信仰问题为例,详细说明了民间信仰的形态,仪式活动中的民间权威以及民间信仰的若干特点。10月24日,吴仕民研究员作了题为“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宪法原则”的专题讲座。吴仕民研究员立足我国民族学发展的现状,从宪法的高度出发,重点讲解了多民族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各民族一律平等、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等六个方面的内容。

为期九天的“学术周”活动于24日圆满结束。活动通过学术讲座、交流研讨等方式,有效提高了我校民族学研究的理论水平,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广大师生提供了了解学术前沿的平台。

窗体底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