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学者韩庆祥教授做客“三元名家论坛” 畅谈“学术人生与治学方法”

发布者:发布时间:2025-07-10浏览次数:

为进一步提升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水平,特别是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师资队伍的学术素养和科研能力,2025年7月9日上午,烟台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邀原中央党校校委委员、中央党校副教育长兼哲学部主任,中央党校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韩庆祥做客“三元名家论坛”,作题为“学术人生与治学方法”的专题报告。报告由烟台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众晖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师生、各学院辅导员代表聆听了报告。

杨众晖对韩庆祥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简要介绍了韩教授的杰出学术成就:韩教授曾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和国家第一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在《中国社会科学》等顶级期刊发表论文13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4项、重点项目3项。杨众晖指出,韩教授学术造诣深厚,在理论界和社会上影响广泛,其关于学术人生与治学方法的见解必将为烟大师生带来深刻的启迪。

e81d738572c06e9628b74de801ca115

韩庆祥教授以其深厚的学养和丰富的治学经验,围绕“如何做学问”这一核心命题,系统阐释了他对学术精神、学术境界、治学方法、学术历程与成就的深刻体悟。他强调了做学问的精神,指出,真正的学术研究应超越功利性追求,将个人学术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坚守学术使命,视学术为生命和生活方式。他倡导将职业升华为事业,追求一种纯粹的“事业科研”境界。在治学方法层面,韩教授进行了系统精辟的阐述,着重强调“问题导向”是研究的起点,要具备敏锐的“问题意识”并精准选题;系统论述了“理论观点”要完成“我注六经”到“六经注我”的升华以及“创新”的多种路径、“规范”的严谨要求和“话语”的表达艺术。

966127e77ffb7904b486951b899a1db

韩庆祥教授结合其丰硕的学术历程,生动展示了方法论的应用。他简要回顾了在马克思哲学的实践生成论、能力本位理论、社会层级结构理论等领域形成的学术思想和理论观点。重点阐释了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前沿思考,指出其历史出场是解构“东方从属于西方”框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确立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关键,并深入探讨了其哲学根基、鲜明特征和伟大意义。他还分享了关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理化体系化”、“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以及“文化与文明的相对区别”等重大命题的研究心得。这些学术探索构成了韩教授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坚实根基,在长年累月的潜心钻研中厚积薄发,屡获国家级荣誉和奖项。

e2464697647c1a7c5fbe44e8961fc10

 韩庆祥教授的报告持续两个多小时,内容丰富、思想深邃、逻辑缜密、语言生动。他不仅系统解读了如何读书、科研、申报项目、撰写高水平文章等治学实务,更以其自身的学术人生轨迹,深刻诠释了学者应有的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整场报告深入浅出、高屋建瓴,既有宏大的理论视野,又有具体的方法指导,具有极强的思想性、理论性和指导性。

报告结束后,杨众晖作总结发言。他再次感谢韩庆祥教授带来的精彩学术盛宴,认为这场报告不仅是一场深刻的学术洗礼,更是一堂生动的治学育人课。韩教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宏阔的学术视野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为烟台大学师生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报告在提升我校师生学术研究能力、激发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创新活力、培育高水平科研成果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他诚挚希望韩教授能拨冗再临烟大,为学科建设与科研创新提供专业指导,促进学术交流持续深化。

在雷鸣般的掌声中,本次“三元名家论坛”圆满落下帷幕。参会师生普遍反映,通过此次学术盛宴深受启迪,不仅在学术生涯规划路径上获得新锚点,更对科学治学方法的本质规律形成系统性领悟,对投身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壮阔实践产生了更为深刻的认知共鸣与使命认同。

    作者:武盼盼 编辑:吴雨桐 审核:陈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