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向基层延伸

发布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21-06-18浏览次数:

 

来源:吉林学习平台 2021-05-24 作者:夏军

吉林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提出:“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不断提高人民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是“十四五”期间吉林省发展文化事业、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是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抓手。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不断向基层延伸,对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应牢固树立抓基层、在基层抓的意识,让基层文明实践愈来愈生动。

向基层延伸,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覆盖面。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重大举措,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需要,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满足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战略之举,有助于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推动其不断向基层延伸,一要深刻认识文明建设的关键在实践。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精神文明观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实现内化、固化、转化。必须准确把握实践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基层宣传思想工作守正创新、开创新局。二要充分体现实践的主体在人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活动、环境等诸多要素,都要有实践主体的参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实践主体,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让百姓的思想在文明实践中得以提升,价值在参与实践中得以体现。三要充分统筹资源,特别是公共服务资源。进一步突出创新理念,发挥好县一级的主体作用和枢纽功能,形成“点线面”辐射体系,注重体现地方特色,让资源活化、工作细化,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打造成凝聚民心的“强磁场”、思想文化的“主阵地”,积极培育向上向善的好风气,更好地动员和激励广大农村群众积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实践。

在基层发力,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深度与活跃度。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任务,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好工作理念上“讲政治”与“做服务”、工作格局上“大处着眼”与“小处着手”、工作推进上“守正”与“创新”、组织领导上“一把手抓”与“抓一把手”、工作方法上“大题小做”与“小题大做”、资源整合上“合纵”与“连横”、志愿服务上“送”与“种”等关系,持续发力,让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在基层实起来、强起来。一方面,要与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志愿服务建设、诚信建设、网络文明建设等工作有机融合、有效结合,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不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人民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另一方面,创新方式方法,切实增强文明实践的实效性和感染力。把理论话语更好地融入日常生活话语,着力构建既体现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又契合大众理解力,既具有理论亲和力又具有情感亲近性的语言范式,让百姓喜闻乐见,把“有意义”的事做得“有意思”,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进而转化为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内化为人们自觉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

在基层深耕,以更大力度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广泛发动志愿者参与社会服务,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下设志愿服务支队和专业志愿服务分队,实现队伍建设专业化、服务工作管理细致化,有效增加注册志愿者数量。动员志愿者们聚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让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有关部门应合理规划建设各类公共文化设施,为志愿服务活动提供便利条件。有针对性地吸纳文化艺术人才进入志愿者队伍,培养中青年优秀文艺骨干。结合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吸纳有专业知识背景的志愿者参与,强化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科普含量,提升农民朋友科学种田、科学养殖和科学处理生产生活问题的能力。

有效整合资源,形成多平台协作联动的常态化局面。聚焦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通过贯通、联动的平台组织结构来构建多层次文明实践体系。注重横向打通,打造“文明+融媒+政务+服务”的实践路径;注重纵向贯通,构建集聚中心、所、站、点位、平台、终端的实践网络,精准对接文明实践供给侧和需求侧,让文明生根,使实践生动。一方面,要坚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融媒体中心资源融通、优势互补,合力推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要坚持多平台齐发力,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引向深入、导向持久。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上是与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这种深刻联系需要以鲜活的形式、有效的平台、持续的联动来展现。要整体统筹工作内容、建立有效运行机制、层层压紧压实责任,切实通过平台协作,立体展现党的创新理论的深刻意义,为人们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提供多视角和宽视野,使理论不再枯涩、真理更加透亮,进而汇成清新雨露滋润百姓心田。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