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 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发布者:马克思学院发布时间:2022-07-31浏览次数:

 

来源:湖南学习平台 2022-08-22 作者:黄燕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他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1942年2月,毛泽东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之箭,必须用了去射中国革命之的。”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而不是视之为抽象的学理和不变的教条,这样的立场观点方法,贯穿于我们党的奋斗历程。纵观百年党史,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充分检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充分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充分彰显。辉煌的历史已经证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

二、创造性提出“两个结合”,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思维的新视野。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这是我们党首次明确提出“两个结合”的重大论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时代新的飞跃不是无中生有的,而是从“两个结合”中得以实现的。马克思主义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真理,但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恩格斯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在中国特殊的国情下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胜利,不可能从马克思主义的“本本”上找到现成答案,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蕴藏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码,马克思主义只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以真理力量激活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在中国落地生根、深入人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特别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来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比如,在系统阐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时,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思想的结合;在系统阐述生态文明建设时,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理念的结合;在系统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强调“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华传统美德的结合等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基本原理、时代精华、实践发展和文明底蕴有机融为一体,是坚持“两个结合”的光辉典范和最新成果,既贯穿了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又保持着鲜明而独特的民族特色、文化特色,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新发展新贡献,又使中华文化、中国精神在新时代获得新突破新升华,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充分彰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强大的政治定力和高度的理论自信、文化自信。

三、系统性回答“三大时代课题”, 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伟大实践的新高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时代新的飞跃不能只是理论逻辑上的自证,必须用实践上的大发展来实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应变局、开新局的伟大实践中,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进行了深入探索和科学实践,取得了十三个方面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在“三大时代课题”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讲的是方向性质问题,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讲的是目标路径问题,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讲的是力量保证问题,为我们把握历史脉络和未来走向,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科学理论一旦被掌握,就会产生强大的力量。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就是要在进一步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谱写新的壮美诗篇。

(作者系永州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