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思政课教学的“事、时、势”

发布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21-01-26浏览次数:

 

来源:学校思政 2020-12-03 作者:宋善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笔者认为,只有把握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事、时、势”,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才能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把握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事”。思政课教学视域中的“事”,主要是世界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典型性的大事,例如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就是思政课教学必须关注的大事。把握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事”,就是要因事而化,善于用具体的事来感化、教化现实的人,使学生在不同的事情中受到思想政治教育。

“因事而化”,重点在“事”,关键在“化”。思政课教师只要能观事、善断事,就能够运用具体的“事”来“化”人。只有把握了“事”,才能更好“化”人。“化”人,就是影响人、感染人、教育人、引导人,是思政课的神圣使命。要把学生培养成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必须有正确的“化”人立场、先进的“化”人理念、高强的“化”人本领、科学的“化”人方法。正确的“化”人立场,就是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保持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先进的“化”人理念,就是要用科学的、站在时代前沿、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和理念,教育和引导学生,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高强的“化”人本领,就是思维要新、视野要广,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科学的“化”人方法,就是要根据时代特点和学生实际,既要有“真经”,又要有“高招”,让思政课既有理论深度,又有情感温度,让学生学得有意义、有意思。

把握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时”。就是要与时俱进,不断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时代性。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现在的一年比得上过去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变化。思政课教师必须不断解放思想、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与实践同步,与时代同行。因时而进,要着眼于“时”,立足于“进”。高校思政课要善于随时而制、因时而进。思政课教学视域中的“时”,既包括时代、时局、时事,也包括大学生成长的不同年龄时段。

做到因时而进,重点在“时”,关键在“进”。思政课教师要善于顺应时代、把握时局、关注时事。同时,要善于区分青年学生不同学习时段、年龄时段。只有把握了“时”,才能很好地“进”。不与时代发展同向同行,不与青年学生学习时段、年龄时段同频共振,高校思政课就会僵化、落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进”,就是思政课教学的理念要先进、内容要跟进、方法要改进。理念要先进,就是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使自己的思想和理念与时代同步,不能身子进入了21世纪,而思想还停留在20世纪。内容要跟进,就是随着时代转换、时局进步、时事变化,教学内容要及时跟进,要及时用新思想、新内容、新观点进行思政课教学,不能“新瓶装旧酒”。方法要改进,就是根据新形势、新内容和学生的新特点,采用新的方法进行思政课教学,不能“总是老一套”。只有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着力推动改革创新,才能使思政课给学生更多人生启迪、智慧光芒和精神力量。

把握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势”。就是要根据国内外发展大势部署新对策、实施新举措,勇于创新、善于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创新性。把握“势”,就要因势而新,要着眼于“势”,立足于“新”。高校思政课要善于根据“大势”来创新。思政课教学视域中的“势”,主要是指世界和中国发展的大势,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大势。古人说:“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影响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格局调整的态势加快。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完成关键的一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势头是任何外部势力都不可阻挡、也阻挡不了的。高校思政课教学必须着眼于国内外发展大势,教育青年学生用新观点新视野来观察和分析问题,勇于担当、善于作为,主动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

做到因势而新,重点在“势”,关键在“新”。只有把握了社会发展的大“势”,读懂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大“势”,才能推动思政课教学创“新”。为此,思政课教师要坚持“八个相统一”,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守正创新。从教学内容来看,要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从教学方式来看,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在坚持“八个相统一”中,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作者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本文系教育部2019年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19JDSZK070]、广东省2019年研究生教改项目[2019JGXM44]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