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做好“园丁”和“战士”

发布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21-03-02浏览次数: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 2021-01-07 作者:陈正良

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和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担负好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当代大学生,坚定其理想信念,提升其思想政治素质的职责使命。为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意识,将课堂作为发挥自己作用的主要岗位阵地,既做好引领大学生成长的教书育人的称职园丁,又要成为坚守高校意识形态战场的合格战士。

一是在向大学生清晰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其最新成果上下工夫。高校思政课,要让大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弄通弄懂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搞清楚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使他们真正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源流、发展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知。只有使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方位认定——是什么、价值判断——为什么、路径选择——怎么办三个基本逻辑要素和程序有清醒的认识,才能有坚定的信念和扎实的行动。这要求思政课老师必须有基本的坚守,不能因为学生对理论教育有腻烦抵触,就轻易放弃必要的坚持,用媚俗的愤青式发泄或教学娱乐化替代必要的理论“灌输”,失守课堂阵地。而是应该不断充实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真学真懂真信,提升诠释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能力水平,不断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可接受性,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是在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的联系结合上动脑筋。思政课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实效性不高,原因之一是教学内容停留在教科书理论的复述阐析上,跟不上急剧变化的形势发展、无视丰富生动的社会实践、脱离学生思想实际。思政课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必须坚持和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紧密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发展要求,紧密结合我国及本省市地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紧密结合当前国内外意识形态领域的焦点、热点、疑难点,紧密结合大学生思想实际,努力回答在社会急剧变革进程中学生所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和深层次问题,既不丢“老祖宗”,又要说实话、说新话。同时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积极性,引导学生关注了解社会,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寻找答案。

三是在主动了解学生需求上花心思。思政课要让学生爱听乐学、有用管用,关键要从学生需求出发,直面学生关心、疑惑的问题。在教学中,有些老师只重视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党和国家的政治需求、宏观层面的原则问题联系起来,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大学生现实生活实践的关系关注不够,无视学生的思想需求的状况,导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疏离感。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求我们着眼于国家的政治需要,传播好主流意识形态,用科学的理论占领主阵地,发挥对青年大学生的正确理论导向作用。另一方面,也要着眼于大学生的现实需要,将国家、民族、社会的需要与个体的需要结合起来,将理论说服与情感交流结合起来。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中,要关注大学生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完善、人格的健全和心理的健康,要关注他们的所思所想所忧,更好地使理论信仰的教育入耳、入脑。

四是在加强社会实践历练上拓新路。针对当代大学生经历单纯,缺少社会生活感知的总体情况,增加让大学生实践历练的机会,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强化对理论的认知感悟,确立稳固对正确理论的认同。当代大学生普遍希望更多实践参与,喜欢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来体验理论的真伪并作出价值判断。很多情况下,教育者言之谆谆、费尽唇舌的理论推导,常常得不到学生认同,但在经历了实践体验后,认识就完全不同。思政课也应具有开放视野和现代教育理念,通过拓展多种途径的社会实践,促进大学生将理论的“认知”与“践行”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深化对所授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的把握和理解,进一步增强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更加客观理性对待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明确自身所肩负的责任。

五是在提高教师“阵地”意识和“战士”意识上做要求。思政课各项教学目标的实现,最终有赖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取决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思政课教师应该是对马克思主义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人,必须有正确的政治信念、坚定的政治立场、正确的政治观点、敏锐的政治鉴别力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有自觉强烈的视思政教育课堂为意识形态的“阵地”意识。这样,思政课教师才能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面对各种多元化思潮的冲击影响,面对各种错误思想和各类似是而非的观点的干扰,像一个战士那样有定力,不仅能坚守住自己的“阵地”,还能对各种错误思潮观念作出主动批判反击。同时,思政课是科学性与政治性的统一,教师应高度重视精通自己的专业,努力使自己有较高的教学和学术水平、广博的知识结构,有新教育思想观念和教学新视野、新思路,善于在教学中将思想性、理论性和知识性有机结合起来。如此,才能使学生既“亲其师”又“信其道”,最终达到“敬而受教”的境地,真正体现思政课教师的价值和作用。

(作者系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