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3-03-29 作者:明海英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深化“大思政课”建设,最为迫切的任务就是要增强“大思政课”综合改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武汉大学举行的第三届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论坛上,与会学者就上述问题展开了研讨。
全面推进大思政课综合改革
“要把开好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用好统一课件,不断提升教学效果。”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宋凌云提出,要以实践教学为重点,全面推进“大思政课”综合改革,着力破解难题瓶颈,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结合。东北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杨晓慧认为,大思政课建设,首先要强化顶层设计,构建大思政格局。其次要突出问题指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融通。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以社会生活活化思想理论、以思想理论提升社会体验,在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融通中发现自我、思考人生、体察社会、省思时代,从而把小我融入大我,用理想照亮现实,将思想付诸行动,打造行走着、体验着、思考着和践行着的思政课。
中国人民大学原党委书记靳诺提出,要通过教学制度、方法、思想、教材、师资上的不断创新,突破学校教育、课堂教学、教材体系的局限性,推动思政课建设的系统重塑、力量整合、格局变化,更好地提高思政课的吸引力和针对性;有效动力是激发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鼓励教师观照现实,以问题为导向,以透彻深刻的理论破解实际难题,以真诚实际的行动满足学生期待;推动学生学习评价改革,使学生自觉自愿参加实践教学课程,通过走向实践、与基层和群众相结合获得真知,通过研习扎实有效的实践课程提升能力素质。
增强思政课吸引力
思政课本质上是铸魂育人的价值观教育。从革命起航到百年大党,从红船精神到伟大建党精神,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思想建党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大思政育人的重要资源。嘉兴南湖学院党委书记盛付祥表示,学院以聚合转化百年红船革命精神所形成的红船伟力为引领,通过开发红船精神与南湖先锋实践课程、推动思政课程改革,引导学生学习百年党史、红色经典、先进典型,胸怀理想,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需要思政课教师深入研究重大理论问题和教学中的难点问题,不断改善教学方式方法。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炳林表示,讲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做研究是基础,对所讲授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才能真懂真信,才能把道理讲深讲透;抓重点是关键,把握教学重点,才能增强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讲故事是手段,把重点内容用引人入胜的故事表达出来,将道理寓于故事之中,才能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为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不断拓展和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佘双好介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不仅要向实践教学拓展,而且要与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结合,形成包含课堂教学主渠道、以实践环节作为补充、与网络等现代教学技术相结合的多元立体混合教学方法格局。
思政课要收到实效,必须以战略思维和系统思维把思想的淬炼、专业的训练、实践的锻炼和社会的历练有机结合起来。在贵州财经大学党委书记刘雷看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着力点,要从以授为主到以学为本,优化调整课程教学理念。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积极探索教学范式创新,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要从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全力推动教学范式的转换。把提升青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政治判断能力、理论分析能力、批判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及实践能力作为教学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形成能力为本的课程教学观、评价观和考核观。要从终极评价到全程评价,优化设计教学评价机制。以多种方式综合考核学生,注重学习过程的多样性评价。
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讲。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孙蚌珠说,一定要将思政课和现实结合起来。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让青年学子在实践中读好国情书、基层书、群众书,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肯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目前,他们在全国30个省(区、市)建设有30多个思政课基地,类型包括革命老区、改革前沿、科技重镇、传统村落等。
作为武汉大学“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共建单位,辛亥革命博物院院长魏德勋表示,该院将以基地建设为契机,充分激活文物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提升思政育人的情感温度;汇聚馆校合力,提升“大思政课”建设实效;通过建立长效机制,拓宽“大思政课”育人实践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