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教师讲道理的多重维度

发布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23-05-30浏览次数:

 

来源:安徽学习平台 2023-04-29 作者:董玉节

20224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这一重要论断既明确了思政课的根本属性,也为思政课教师加强自身建设指明了方向。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关键在教师,需要思政课教师在政治高度、视野广度、理论深度、情感温度、手段效度等方面加强自身建设、明确目标要求,打牢基本功、练就真本领。

要有政治高度,以坚定的理想信念讲道理

思政课教师讲的道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道理,而是关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道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培养的人才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因此,思政课教师讲道理,首先要解决学生的理想信念问题,引导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教师只有自己信仰坚定,对所讲内容高度认同,做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才能讲得有底气,讲深讲透,才能有效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历史和现实都证明,马克思主义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指引我们赢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也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指引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思政课是对广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渠道,其肩负的根本任务是引导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时代、认清形势、明确使命,争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因此,思政课教师在讲道理时,要做到信仰坚定、立场坚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背离、否定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言论要敢于“亮剑”,及时予以纠偏、予以引导,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引导学生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让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要有视野广度,以宏大的“两个大局”讲道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形势下,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当前,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勇前进。今天的学生,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建设者。如何顺应时代新特点、把握育人新要求、满足学生新需求,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要坚持大历史观,胸怀大格局,彰显大视野,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人类发展的时代大潮中、世界变化的全球风云中、中国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引导当代青少年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在批判鉴别中明辨是非,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深刻把握世界大势和发展规律。为此,思政课教师讲道理,就要以宽广的视野、鲜活的实践、生动的现实、深入的分析,把党史故事讲生动,把历史逻辑讲明白,把时代大潮讲清晰,把制度自信讲透彻,把使命担当讲鲜明。要在全面、客观、深入分析中,讲清楚我们党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历史大势、赢得历史主动的光辉历程;讲清楚我们党如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正确处理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各种关系,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大逻辑”;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大道理”,引导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要有理论深度,以彻底的学理分析讲道理

马克思深刻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思政课就其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而言,政治性是其本质属性,理论性是其基础属性,也是教学难点。因此,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讲彻底是上好思政课的关键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强调思政课的政治引导功能,并不是要把课讲成简单的政治宣传,而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如何让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在课堂上入学生头脑,与学生思想上达成共识,关键是要理论联系实际,把“大道理”背后的历史规律、理论脉络、辩证逻辑讲清楚,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力量和逻辑魅力。思政课教师讲道理,一方面要用科学的知识讲道理,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基本范畴、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等讲清楚讲明白,让学生了解“是什么”;一方面要用深厚的学术讲道理,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以彻底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的迷惑与关切,让学生在“是什么”的基础上深入了解“为什么”,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从而用学术和思想的力量引导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创新理论真懂、真信、真用。为此,思政课教师要增强理直气壮“讲道理”的底气。一方面要积极丰富自己的学识,打牢包括专业知识、相关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相关知识在内的理论根基,在教学时能够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另一方面要吃透教材,深入研读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相关文献资料,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到真懂、真信、真用。同时还要着眼于学生的知,突出问题导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对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关注与兴趣,注重解决学生思想上的“疙瘩”,着重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政治引领,真正满足学生成长成才需求。

要有情感温度,以真挚的情怀情感讲道理

思政课的教学对象是不同学段的学生,他们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心智逐渐健全,思维敏捷活跃,具有较强的求知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就是要解其惑、正其心、明其道、善其行,引导他们走正路、更好地成长成才。因此,思政课教学不能干巴巴,更不能冷冰冰,而是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断增强教学的吸引力、亲和力和感染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打动学生,才能引导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展现的情怀最能打动人,甚至会影响学生一生。”由此可见,思政课教师讲道理,是彰显情怀的“讲道理”,是展现大爱的“讲道理”,是具有情感温度的“讲道理”。首先,思政课教师要有深深的情怀,拥有心系国家和人民的大爱之心,拥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使命担当,把对国家的爱、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彰显出真挚的家国情怀、传道情怀、仁爱情怀,这样“讲道理”才有情感温度,才能让学生乐于接受。其次,思政课教师教学语言要饱含情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语境,时而讲出深沉、时而讲出激情、时而讲出悲壮、时而讲出自信,不断地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心灵沟通,从而与学生形成思想共鸣、价值共识和政治认同。再次,思政课教师要积极营造“讲道理”的情境,注意授课环节的设计、有效课堂的管理和课堂氛围的营造,做到以情动人、以情感人,引导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升华思想、坚定理想信念。

要有手段效度,以有效的方式方法讲道理

关于如何上好思政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同时提出了“八个相统一”的具体要求,为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思政课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同样,思政课教师讲道理不是随随便便地讲,更不是漫无目的地讲,必须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才能奏效。有了有效的方式方法,思政课教师讲道理,就会将“枯燥”的理论讲得“有趣”,将“沉闷”的环境讲得“活跃”,将“有意义”的道理讲得“有意思”,让道理有人听、愿意听、听得进、有收获。因此,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推动思政课的改革与创新,运用好新媒体、新技术、新手段,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运用接地气、形象化、通俗化的方式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让思政课真正“活起来”。首先,要围绕思政课特性设计教学方法,做到理论分析与鲜活案例结合起来、专题讨论与即时提问结合起来、文字板书与图文影像结合起来、新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结合起来、线上交流与线下互动结合起来,运用案例式、启发式、讨论式、情境式、研究式等多种教学形式,增强“讲道理”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其次,要围绕学生特性设计教学方法,充分了解授课对象的专业实际、思想实际,通过邮箱、QQ、微信等平台与学生保持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困所惑,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讲道理的针对性。再次,围绕教师特长设计教学方法,思政课教师要依据一定的教学技能,依据自己的拿手绝活来设计多样的教学方法,扬长避短,有效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从而增强“讲道理”的吸引力。

(作者系安徽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