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教学实践策略

发布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24-02-06浏览次数:


来源:家庭与生活报 时间:2024-02-01 作者:周婉如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的核心内容,也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在我国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历史进程中,高校扛起生态文明教育大旗,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思政课程教学,积极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指导生态文明实践、引导大学生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在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进程中,高校通过加强对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内容建设,教学方法创新,教学途径拓宽等方式探寻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思政课程教学路径,以弘扬和传播生态文明教育理念,推动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建设。

整合教学内容,设置专题模块化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以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及目标为依托,结合大学教育的原则和规律,对大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行为,使大学生能够习得生态文明理论知识,转变消费行为,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的教育实践活动。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教学,要针对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理念的基础认知水平,对现有的五门思政课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梳理与提炼,整合有关生态文明的理论知识,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模块化教学。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道德建设专题。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师重点提炼出社会主义道德实践中有关环境保护、生态素养的知识内容,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道德建设的专题讲解。旨在培育大学生生态道德素养和意识,强化大学生绿色环保行为习惯的养成、帮助其转变不当的消费行为并进行生态文明法规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观。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专题。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重点进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有关建设“美丽中国”的专题模块授课。深刻阐述我国当前生态环境面临的挑战、如何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生态现状,引导大学生积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论理念,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一份青春力量。

人类社会生态环境发展变迁专题。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以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为入手,设置人类社会生态环境发展变迁的理论专题。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了深入阐述,从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中看人与自然的关系,讲述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生态文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规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生态文明历史演进过程专题。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以中国近现代史的四个历史时期为背景,结合党在不同时期领导生态文明建设所做的主要工作,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划分为不同的历史阶段。设置生态文明建设在党史背景下的演进历程专题,讲清四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特点,深化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的认知。

生态文明前沿动态时政专题。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设置生态文明最新动态和最前沿问题的时政专题讲解。如:向学生进行碳达峰、碳中和的基础理论知识讲解,宣传我国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鼓励学生关心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动态,参与生态保护行动。

丰富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多样化

随着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深入推进,我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不断深化,高校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内容也随之丰富和发展。传统教学方法已无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完全适配,加之新时代大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了解手段和渠道更加丰富,使其逐步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探索获取知识转变。这就要求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的方法要不断更新,注重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灌输式与探究式教学相结合以及利用数字新媒体平台,打造沉浸式情景教学新形式。

实践操作法。实践操作法是一种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和掌握知识与技能的方法。新形势下,单纯的理论教学已无法满足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需要,还需要大学生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中,用理论指导实践,帮助克服大学生“知易行难”的学习现状。生态文明教育不仅单纯依靠理论教学,更需要通过具体实际来践行落实。如:引导学生组织举办校园生态文明主题活动,在具体活动中感悟我国环境的变化发展;鼓励学生亲身参与到环境保护活动中,参加植树造林、垃圾分类、水资源保护等校外实践,通过具体社会实践来提高对生态文明理论的认知。

自主探究法。自主探究法是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式。新时代高校教学模式逐渐从教师主导的灌输式传统课堂向学生主导的自主探究型课堂转变。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教师要结合大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提前选择贴近学生思想特点的生态文明理论元素植入思政课堂教学,让学生进行有目的地自主探究。如:教师提前创设生态情境,设置与生态文明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对当前环境现状的思考;运用新媒体等数字教学手段,呈现生态恶化、环境危机图片与视频,激发学生对当前社会环境问题的关注,并通过与同学合作讨论、向老师请教、与外界交流等方式,进行自主探究。

沉浸式体验法。沉浸式体验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环境中,让他们亲身体验和感知这个环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对于生态文明教育,传统的教学方式局限于书本和黑板,学生对于环境保护的理解通常停留在理论层面。而将高科技的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教学全过程,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地进入虚拟丛林,贴近河流山川,亲身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脆弱。这种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教学大大地激发了学生们对生态文明理论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

拓宽教学渠道,家校社育人合作化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新时代教育发展改革新要求的必然选择。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教学,要利用好学校思政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守好家庭教育主阵地,抓好社会教育主战场,健全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用好学校课堂教育“主渠道”。学校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的重要场所,课堂是学校育人、培养学生品德和价值观的主要渠道。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德育主题讲座、课堂讨论、实践教学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传授道德知识和价值观念。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思政课程教学,坚持发挥课堂教学功能,优化课程设计,将生态自然观、生态道德观、生态法治观、生态消费观等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充分挖掘各类教学资源,丰富教育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培养生态文明意识,提升其生态素质。

守好家庭家风教育“主阵地”。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孩子人格的形成、品行的培养以及终身教育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生态文明教育是家庭教育德育的重要内容,家庭教育又是生态文明教育实现的有效途径,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优势。在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中,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环节的起点和基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生态文明家庭教育中父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积极正面的形象和榜样,积极倡导“绿色家风”,创建“绿色家庭”,践行“绿色生活”,对培养孩子生态文明意识,规范生态文明行为,提高生态文明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抓好社会实践教育“主战场”。社会实践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提供了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了解社会现实,拓宽知识面,增加社会经验。社会教育主要为学校教育提供更为丰富的资源和场所,例如:提供志愿服务、开办扩展课程、提供特殊教育等服务。生态文明教育社会实践利用各种实践基地和劳动实践场所,引导广大学生志愿者深入乡间田头、街道社区、偏远山区、动植物园、自然保护区等校外教育场所开展社会环保调查、垃圾回收分类、水资源环境保护等环保实践活动,让学生全方位地感受我国各个地区不同场所的生态风景和生态脆弱,激发学生对自然生态的关注,加快转变生活方式,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

(作者:周婉如,淮阴师范学院教师、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淮阴师范学院理论研究基地特聘研究员,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思想政治教育)